假期里,多地重点商圈、购物中心迎来客流回归,北京全市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35.3亿元。上海主要商业综合体客流量环比增长82%,假期前两天,线下和线上消费额分别达到120.1亿元和109.8亿元。重庆、杭州、济南等城市发放消费券,延长商超营业时间,餐饮、零售、文娱等消费增长较快,各地超市也迎来年货购买的热潮。
商务大数据最新监测,在“2023全国网上年货节”带动下,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1日,全国网络零售额812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702亿,同比增长14.8%。生鲜零食、智能家电、冰雪装备等品类销量领先,鲜花订单量环比上月增长3倍以上,红玫瑰、粉玫瑰、向日葵等最受欢迎。
元旦假期,长线游迎来小高峰。出行平台数据显示,成都、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昆明等城市出发的预订量超过去年同期。三亚、西双版纳、陵水、海口、厦门、万宁等旅游度假城市,吉林白山、河北张家口等滑雪城市,酒店连住3天以上的订单占比接近三成。全国民宿预订环比上月同期增长近两倍。
癸卯兔年元宵节上演“最小满月十六圆”******
中新网南京2月3日电 (记者 杨颜慈)记者3日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癸卯兔年元宵节将至,一轮2023年度“最小满月”即将登临天宇,皓月当空贺佳节。此外,今年的圆月稍稍“迟到”,属于“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由于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其公转速度快慢不均等。根据开普勒定律,因月亮与地球距离的不同,月球的绕日运行速度发生变化。
受此影响,每个月满月出现的时间有差异,这就导致满月不一定出现在农历十五。根据天文预测,癸卯兔年正月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最圆时刻出现在北京时间2月6日2时29分,视直径为29.83',距离地球约40万5829公里。
今年的元宵月不仅稍稍“迟到”,还格外娇小。由于月球在2月4日16时55分通过远地点,使其成为年度“最小满月”。反之,当月球通过近地点时,地球与月亮最“亲密”时相距约35.6万公里,则出现“超级月亮”。
“最大和最小的满月直径相差大约14%,亮度也有所不同。今年的元宵满月比平时更加‘娇小玲珑’一些。”王科超说。
对公众而言,十五、十六的月亮从肉眼观测上并无太大差别。只要天朗气清,在无遮挡的情况下都是一样的“花好月圆”。
有意思的是,在“迟到”一天的娇小圆月中,却迎来了近19年来最早的元宵节。专家介绍,天文历法有一个19年的周期,上一次出现早元宵节的年份是在2004年,元宵节的日期也在2月5日,下一次出现早元宵节的年份将是在19年后的2042年。(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