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机场“乙类乙管”后新增至哈巴客运航班******
本报10日讯(仇建 见习记者王迪李成茁)10日12时28分,载有46名旅客的HU719次航班缓缓从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起飞,这是我省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后,哈尔滨机场增开哈尔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国际客运航班。
此次增开航班是海南航空哈尔滨至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客运航线首航,机型为B737-800。至此,哈尔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达到每周2班,其中,俄罗斯奥罗拉航空公司每周一执行1班,海南航空每周二执行1班。对俄航班的不断增加,将有效增进两国的国际交流、商务往来和旅游消费。同时,进一步便利了我国东北地区与俄远东地区的快捷连通。
为满足旅客出入境需求,哈尔滨机场积极响应出入境宽松政策,稳步有序地恢复、增加国际航线,在现有日本东京、韩国首尔、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蒙古国乌兰巴托等国际航线的基础上,将逐步恢复2019年在飞的一系列国际航线。
让“在线看病”更安全便捷,还有哪些事要做?******
近段时间,网络问诊的需求激增。此前,为确保初诊的科学准确,国家卫健委曾明确表示“禁止互联网首诊”。如今,让互联网医疗紧急“补位”,显然是必要之举。
一来,当前实体医院的发热门诊空前承压,网络诊疗可以缓解医疗挤兑的问题,将资源留给更有需要的人。
二来,让患者足不出户就医,也有利于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从实际来看,开放首诊只是第一步。在过去几年,关于互联网医疗的安全讨论不绝于耳。如何进一步加强监管,让这项便民举措更加安心利民,是一个亟待回应的现实问题。
对此,《南方日报》专栏作者高维发表了看法。
【栏目简介】
“学术卡片”栏目所摘选的文章,主要源自光明日报社光明智库、思想理论网络文章评价系统(iWaes系统)、光明日报理论部等主流媒体,希望借此向广大受众传播哲学社会科学最新、最权威的研究成果。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